2007年1月31日星期三

《金瓶梅》(4)

原来贾琏的出处在这里。:)

邦彦看了说道:“你蔡大爷分上,又是你杨老爷亲,我怎么好受此礼物?况你杨爷,昨日圣心回动,已没事。但只手下之人,科道参语甚重,一定问发几个。”即令堂候官取过昨日科中送的那几个名字与他瞧。上面写着:“王黼名下书办官董升,家人王廉,班头黄玉,杨戬名下坏事书办官卢虎,干办杨盛,府掾韩宗仁、赵弘道,班头刘成,亲党陈洪、西门庆、胡四等,皆鹰犬之徒,狐假虎威之辈。乞敕下法司,将一干人犯,或投之荒裔以御魍魉,或置之典刑,以正国法。”来保见了,慌的只顾磕头,告道:“小人就是西门庆家人,望老爷开天地之心,超生性命则个!”高安又替他跪禀一次。邦彦见五百两金银,只买一个名字,如何不做分上?即令左右抬书案过来,取笔将文卷上西门庆名字改作贾廉,一面收上礼物去。

2007年1月29日星期一

《金瓶梅》(3)

  约莫未及两个时辰,又踅将来王婆门首,帘边坐的,朝着武大门前半歇。王婆出来道:“大官人,吃个梅汤?”西门庆道:“最好多加些酸味儿。”王婆做了个梅汤,双手递与西门庆吃了。将盏子放下,西门庆道:“干娘,你这梅汤做得好,有多少在屋里?”王婆笑道:“老身做了一世媒,那讨不在屋里!”西门庆笑道:“我问你这梅汤,你却说做媒,差了多少!”王婆道:“老身只听得大官人问这媒做得好。”西门庆道:“干娘,你既是撮合山,也与我做头媒,说头好亲事,我自重重谢你。”王婆道:“看这大官人作戏!你宅上大娘子得知,老婆子这脸上怎吃得那耳刮子!”西门庆道:“我家大娘子最好性格。见今也有几个身边人在家,只是没一个中得我意的。你有这般好的,与我主张一个,便来说也不妨。若是回头人儿也好,只是要中得我意。”王婆道:“前日有一个倒好,只怕大官人不要。”西门庆道:“若是好时,与我说成了,我自重谢你。”王婆道:“生的十二分人才,只是年纪大些。”西门庆道:“自古半老佳人可共,便差一两岁也不打紧。真个多少年纪?”王婆道:“那娘子是丁亥生,属猪的,交新年却九十三岁了。”西门庆笑道:“你看这风婆子,只是扯着风脸取笑。”说毕,西门庆笑着起身去。

呵呵,实在是很搞笑!

《金瓶梅》(2)

那妇人听了这句话,一点红从耳边起,须臾紫涨了面皮,指着武大骂道:“你这个混沌东西。有甚言语在别处说,来欺负老娘!我是个不带头巾的男子汉,叮叮当当响的婆娘!拳头上也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不是那腲脓血搠不出来鳖!老娘自从嫁了武大,真个蚂蚁不敢入屋里来,甚么篱笆不牢犬儿钻得入来?你休胡言乱语,一句句都要下落!丢下一块瓦砖儿,一个个也要着地!”

这段话自然是潘金莲说的,呵呵。厉害呀厉害!这样的一个婆姨嫁了武大郎也真是委屈了人才。

《金瓶梅》(1)

请看如今世界,你说那坐怀不乱的柳下惠,闭门不纳的鲁男子,与那秉烛达旦的关云长,古今能有几人?至如三妻四妾,买笑追欢的,又当别论。还有那一种好色的人,见了个妇女略有几分颜色,便百计千方偷寒送暖,一到了着手时节,只图那一瞬欢娱,也全不顾亲戚的名分,也不想朋友的交情。起初时不知用了多少滥钱,费了几遭酒食。正是:

    三杯花作合,两盏色媒人。

到后来情浓事露,甚而斗狠杀伤,性命不保,妻孥难顾,事业成灰。就如那石季伦泼天豪富,为绿珠命丧囹圄;楚霸王气概拔山,因虞姬头悬垓下。真所谓:“生我之门死我户,看得破时忍不过”。这样人岂不是受那色的利害处!

“生我之门死我户,看得破时忍不过”。这一句好厉害!

《金瓶梅》

在读《金瓶梅》,摘抄精彩段落在这里。:)

2007年1月26日星期五

探春的性格

原贴在这里。我最喜欢关于男儿气概和性格反差强烈的评点。自己以前从来没想到过这么多。作者真是慧眼!

------------------------------------------------------------------

1、男儿气概

这里和湘云做个对比,她们俩都有男儿气概,可是所偏重的不同,湘云更偏重于男儿的风度气质,我们看到她大大咧咧谈笑风生,属于“假小子”类型,而探春则更侧重于男儿的内在品质,如韬略抱负,远见卓识等,属于内向型男士。同时探春的性格中的女孩子成分也是最少的,连薛宝钗史湘云有时都会耍些女孩子脾气,而探春几乎没有。

2、平和恬淡,言语安静,性情和顺

这是书中对探春性格的评价,我们看到,在姐妹群中,探春并不出风头,每次活动在最中心高谈阔论妙语如珠的通常只是钗黛二人,探春与迎惜一样站在外围,时不时的敲敲边鼓,也没见探春主动打趣过谁,相反倒常成为被打趣的对象,可见探春并不太擅长高谈阔论和开玩笑,也就是说,在正常条件下,在探春认为无所谓的场合中,探春确实是一幅平和恬淡的腼腆小姐形象。

3、性格反差强烈

但是,探春并不永远是个平和恬淡的腼腆小姐,当她心中敏感的神经被刺痛时,当有人冒犯了她的尊严时,当遇到她看不惯的现象时,她立刻从一个温和文静的淑女变成了一个令人生畏的女侠,从她拒绝赵姨娘的声泪俱下,到给王善宝家的那一记响亮的耳光,再到义正严词地斥责“抄捡大观园”的丑事,我们看到了一个有个性有主见的厉害的探春,与前面所见到的“平和恬淡,言语安静,性情和顺”的探春简直判若两人。

这也是探春性格与众不同的一点,她这两种形象的交替非常突兀,反差也特别大。黛玉也有厉害的时候,宝钗也有厉害的时候,湘云也有厉害的时候,可是无论是黛玉湘云的生气,还是宝钗的借扇敲双机,她们生气的时候和她们温柔的时候是可以被联系起来的,给人的感觉她们生气时和不生气时是一个人,而探春性格中这两方面的反差却是如此之大。

4、对身世的敏感

说起身世,又不得不说探春和赵姨娘的关系了,按照当时的规矩,赵姨娘除了生下探春之外与探春并无任何关系,事实上也是这样发展的,一直以来,迎探惜众姐妹都是在老太太和王夫人的监护下长大的,而且王夫人应该是探春的法定母亲,探春与赵姨娘的关系应该是:探春无需为赵姨娘而感到羞耻,赵姨娘也无须为探春而感到荣耀。可是在书中我们却看到,这两方面探春和赵姨娘都没有做到。

赵姨娘不用说,这是有目共睹的,而探春如果真的想与赵姨娘划清界线的话那应该不理赵姨娘,对赵姨娘做出的一切事假装没感觉,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探春屡次为这个本该避之惟恐不及的人伤心生气,生气她头脑糊涂,生气她被人当枪使,生气她与小戏子打架丢了脸面,而且别人总是会条件反射般地把她们俩联系在一起,平儿瞒赃一回中宝玉和平儿都不约而同地想到探春会为赵姨娘生气,赵姨娘去看黛玉时黛玉也料定她是从探春处来,可见,尽管探春对她的出身十分敏感,但与赵姨娘的关系却是“剪不断,理还乱”,她与赵姨娘情愿不情愿地存在着一种感情,她并不愿意冷酷无情地对待赵姨娘,这从《辱亲女愚妾争闲气》中便可看出:

当赵姨娘找探春来无理取闹时,按理说探春只需跟她说两句话就能把她打发走:“1、这是按例办事。2、赵国基不是我舅舅。”可是探春却先以礼相待(让座、“谁踩姨娘的头了,我为姨娘出气”),再晓之以理(这本是祖宗手里的旧历,人人都依着,偏我改了不成……),再动之以情(……如今还没做成一件好事,姨娘倒先来作践我……)再怒其不争(我怎么忘了?教我怎么拉扯?这也得问你们个人,哪个主子不疼出力得用的人?)最后被赵姨娘一口一个“你舅舅”逼急了才被迫说出早该在第一句就堵赵姨娘嘴的话:“谁是我舅舅?我舅舅才升了九省检点,我哪又冒出个舅舅来?”可随后又弥补说:“谁不知道我是姨娘养的?定要寻出个由头来,生怕人不知道,故意表白表白……”由此可见,探春并不掩饰她“是姨娘养的”,并不愿意对她和赵姨娘的关系遮遮掩掩,并不愿意当众给赵姨娘没脸,她所敏感的,倒不是赵姨娘及其亲属地位卑微,而是这些人太不争气让人笑话,跟《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对她的母亲的感觉一样。也可以看出,她为这些人生气,说明她心里不自觉地在乎赵姨娘,尽管她不知道为什么,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5、对家族的责任感

作为一个闺阁小姐,更多的人在乎的是吟诗作画、刺绣女红、或者是才子佳人之类的,连男子都很少关心家族的生计存亡,而探春则恰恰对家族有着这些膏粱纨绔所没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王熙凤也看出了这个家族走下坡路的趋势,可她却是想着怎样消极应付多捞几把,薛宝钗理家更多是嘴上空谈,林黛玉只是在闲了时帮贾府算算开支,贾宝玉则是想着他和林黛玉两个人吃饱了,全家挨不挨饿和他无关,探春理家兴利除弊的法子不是一朝一夕想出来的,必然是她在此之前就一直在为贾府操心筹划了,一家子去赖大的花园玩,她不想着观赏园林玩耍嬉戏,却与人家聊起经营之道,探春与众不同的大气魄与抱负,从这一件小事中便可看出。

抄检大观园时,王熙凤想着怎样偷懒,迎春惜春想着如何自保,宝玉想着他的红颜丫鬟,宝钗想着怎样避嫌,黛玉想着怎样把他们打发走了好睡觉,探春想的则是两件事,第一是她小姐的尊严和架子,第二是为这个家族的愤恨和寒心,第一点是她一触即发的敏感软肋,可以说是她的缺点,第二点则可看出她与众不同的大气和远见卓识以及仗义执言,敢于厉声痛斥抄检这一行为,公然违抗王夫人的命令,更敢于直言这个大家族一败涂地的趋势,我们更可看出探春性格的又一对矛盾:敏感和大气。

本文转载自“夜看红楼”,地址:http://www.readred.com/bbs

2007年1月25日星期四

胖子的blog上看来的

某个人的comment里说到:“我们得到的,只是一个投入的契机,一个开始的可能,从来不会是一个享用的成品。”

2007年1月14日星期日

《如焉》

结尾结得很好,我喜欢那样嘎然而止的风格。

《如焉》(10)

不是的时候,他们说是,是的时候,他们又会说不是。

2007年1月13日星期六

《如焉》(9)

真是一点不假的玉米窝头汤面条。玉米窝头是那种地道的粗玉米面,金黄金黄的一层皮,咬一口就有一股地道的玉米气息冒出来。汤面条是手擀的,筋筋道道盘在一碗汤水中间,旁边飘着几片翠绿的菜叶,几缕鹅黄的蛋花,几块鲜红的番茄。再就是四碟佐餐的凉菜和一小碟豆腐乳。俭朴中透着一种大贵大雅。茹嫣见了,脱口而出说,呀!一个主妇,在大年节中,拿出这样的一桌饭菜,真是大手笔!

《如焉》(8)

今天,一个人实在难以战胜声名,钱财,权位的诱惑了。而且几乎全民族都形成了一种共识,哪怕是个王八蛋,有了这些,也是令人景仰的。

《如焉》(7)

茹嫣问,为什么不让贴?
达摩说,因为它是真的。你如果胡编乱造,说你被你们家的小狗吃掉了半边身子,说哪儿的一家人一瞬间化作一滩血水,保准没人管你。当他们不让你说的时候,就已经证实了你说的是实事。这是一条屡试不爽的定律。当他们非常迅猛非常强横地不让你说的时候,就说明这事儿已经很严重。这也是一条屡试不爽的定律。

2007年1月12日星期五

《如焉》(6)

在贝加尔湖荒凉的草原 在群山里埋藏着黄金
流浪汉背着粮袋慢慢走 他诅咒那命运的不幸
他身上那破烂的衣衫 缝着许多大小补丁
他头上还戴着一顶破帽 身穿监狱的灰色长衣

为真理曾受尽磨难 在黑夜里逃出监牢
他行走得筋疲力尽 贝加尔湖展现在眼前
流浪汉他走到了湖滨 乘上渔船开始航行
他独自在忧愁地歌唱 歌唱着祖国的苦难

那微风在轻轻地说道 流浪汉你逃跑也枉然
苦命人已不痛苦 人世间他无依无靠
流浪汉他渡过贝加尔湖 年老的母亲迎接着他
啊 你好啊 亲爱的母亲 父兄们可过得安宁?

你父亲早长眠在地下 一抔黄土掩埋着他
你兄弟已锁上了铁镣 被流放到西伯利亚……

《如焉》(5)

达摩记起来,当时卫老师说,不论在沙皇的俄国,还是在斯大林的苏联,那一块土地上永远都有一批为了艺术,为了真理,不顾坐牢杀头而坚守最后一道底线的作家艺术家,那就是人的高贵与尊严。便是普希金这样的沙俄贵族,也敢写出《致卡阿达耶夫》,《纪念碑》这样直指专制沙皇的诗篇来。像肖斯塔科维奇,外面是希特勒的战争,里面是斯大林的镇压,他依然写出了像《第七交响乐》这样真诚不朽的作品。可是看看我们,全军溃败,集体投降,一声令下,任何个人的声音都不见了。我们像猪狗一样活着,没有悲伤,只有恐惧。没有勇气,只有疯狂。没有尊严,只有傲慢。没有对生命的敬畏,只有对权势的谄媚……卫老师说,在他最绝望最怯弱的时候,他常常以俄苏的那些作家艺术家自厉,他们是自己在黑暗中的一道光。

这样志同道合的英雄之见怎么能不摘下来献宝呢?:)))))))))))

《如焉》(4)

刚到大门口,就看见卫老师俩口子已经立在那儿等候了。远远看去,像两团火。卫老师和老伴各穿了一件大红缎面金祥云纹的唐装,卫老师下身是一条深色西裤,笔挺笔挺的,老伴是一条同面料的长裙,飘飘逸逸的,更让人震撼的是,两人都是一头银发,宛如火中雪山,有一种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可惜这一段要读过上文,知道卫老师一生的经历,才能感受到宛如火中雪山的视觉冲击。单独摘抄出来,只是一张照片的描述而已,远没有连贯全文时那样感人。

《如焉》(3)

达摩笑笑说,小时候,读过一则阿凡提的故事,国王问阿凡提,一边是金子,一边是真理,你要哪一个?阿凡提说,我要金子。国王说,要是我啊,就要真理。阿凡提说,是啊,每个人都想要自己没有的东西。你们在海外,有许多乡愁,就想要爱国。我们在国内,有许多压迫,就想要自由。

《如焉》(2)

年轻人,特别是年轻的知识分子,理想主义热情烧完了,紧接着而来的,就是市侩主义犬儒主义。利益的诱惑,对于年轻人来说,更加不可抵挡。当精神的满足,道德的满足已不可得的时候,物质的满足,权力的满足,就是最好的代用品。

《如焉》

房东推荐我看一本网络小说《如焉》。刚开始读,读到自己喜欢、或令我感动的段落摘抄在这里。

茹嫣来到那个叫空巢的论坛。

打开网页,屏幕上出现一个鸟窝,一只小鸟从里面飞出来,一直飞到看不见,鸟窝里探出两个满脸沮丧的头像,一个老头,一个老太,然后,两个头像化作两个字:空巢。

论坛的版主叫孤鸿。它在前言里面说,我们的小雏都已飞去,剩下两只老鸟--或者一只老鸟,留在空落落的老巢中。但我们还得过我们的日子,思念,期盼,担忧,喜悦,寄钱,寄物,传输文件,或等待一次小鸟的归来……我们对于小鸟们的爱恋,注定是一次漫长的单相思,他们有他们的生活了,他们要往前飞,我们只能远远地看他们飞远的背影……直到有一天,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让我们这些老鸟们在这里相聚,说说我们的孩子,说说我们自己。欢迎你。

读了这段文字,忍不住

虽然心里一直明白这就是父母的生活,但是这样的了解只能存在心里,是不该明明白白地写成文字的。当悴不及防的时候读到这段话,......

虽然知道“空巢”是小说里虚构的一个论坛,可是我竟有一种冲动去google一下是否真的有这个论坛的存在,想去那里看看父母会写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