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16日星期一

在悲伤与虚无之间我选择悲伤

她不在了,一半的记忆也已不存在;如果我不在了,那么所有的记忆也将不在了。是的,他想,在悲伤与虚无之间我选择悲伤。

——福克纳《野棕榈》

红与黑 (4)

这是一颗高尚而浪漫的灵魂,对她来说,可为宽厚而不为,乃是悔恨之源,与犯罪的悔恨无异。

红与黑 (3)

这都是我们生性脆弱的缘故,不是我们自身的错误;因为上天造下我们是哪样的人,我们就是哪样的人。

---摘自《第十二夜》

2007年7月7日星期六

红与黑 (2)

几乎所有的人生不幸都源于我们对所发生的事情有错误的认识。深入地了解人,健康地判断事物,我们就朝幸福迈进了一大步。

红与黑 (1)

人能够获得的幸福乃是一种免除一切后顾之忧的状态。

2007年7月6日星期五

隋唐演义 (4)

隋唐演义整部书中第一厉害的大将---李元霸出场时,为了强调他的貌不惊人袁阔成是这么形容他身材消瘦的:

掐吧掐吧不够一盘,剁吧剁吧不够一碟!

^_^

2007年6月5日星期二

悲哀

本来已经睡下了。上床之前拣了一本《2004中国年度散文》来看。没看正文之前先看见封底上的综述---

花最少的钱
用最短的时间
享受中国当代文艺的最新成果
思想性艺术性俱佳
有代表性
有影响力

遏制不住冲动,又从床上爬起来,打开计算机,来更新这个blog。最近常常从心里面生出悲哀来。自己渐渐地对读书的兴趣大减了,也许是因为手边没有好书可读,也许是因为怠惰,也许是因为一天到晚泡在网上浏览中文把胃口看坏了,...... 可是,不管自己如何堕落了,还是不能容忍看到这样的文字时心里生出来的厌恶。

难道2000年以后的人们已经吝啬到了要“花最少的钱”,忙到了要“用最短的时间”来读书的地步?而一本散文选刊竟这么无耻的宣称自己能够提供给读者“中国当代文艺的最新成果,思想性艺术性俱佳”。这真是让人觉得拿着这样的一本书读都脸红。我怎么都堕落到了拿这样的书来打发时光的地步?

最烦吹牛都不知道脸红的人。大咪说看到《如焉》的评论,且不说这书到底如何,先就没了胃口。什么叫《红楼梦》以来最好的小说?跟江湖卖大力丸的似的!你要是说此药专治脚气,也许我们还信;可你要说这药包治百病,我们可就一准儿不信了!现在的出版界怎么修炼的脸皮比城墙都厚呀?!白纸黑字的印在封底上还用的是粗体,让人眼光扫过去都恨不得能打着弯走。

这个blog本来是收集美文的,今天晚上神经不大正常,对无耻的忍耐程度比较低。读了上面那段综述就象饭里拣出个苍蝇似的,忍不住把这另外一个极端也记了下来。新开一个标签就叫----惨不忍睹。

2007年6月3日星期日

悲惨世界 (1)

现在,有什么东西便宜?全那么贵,世上只有痛苦便宜;这世上的痛苦,真是一钱不值!

2007年5月18日星期五

有时候绝路也是人生的一条路

这是郑重在MSN上的personal message。因为张爱玲说过,“比较天才更为要紧的是普通人。一般的说来,活过半辈子的人,大都有一点真切的生活经验,一点独到的见解。”我觉得郑重的这句话就可以归在这一类里。所以 copy & paste 过来存档。

2007年5月14日星期一

隋唐演义 (3)

程咬金年轻之时不务正业,因为杀人进了大牢。他的老母亲无人照料,终于落得沿街乞讨。程咬金从大牢里放出来之后回到家,看见家里徒穷四壁。袁阔成用了一句话来形容程咬金看到的家:

家里穷的连一只老鼠都没有,老鼠来了都落泪,站不住脚就赶紧搬家。

哈哈哈,笑死了!这个说法还是头一回听说。

2007年5月2日星期三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行者去解开包袱,在那包裹中间见有几个粗面烧饼,拿出来递与师父。又见那光艳艳的一领绵布直裰,一顶嵌金花帽,行者道:“这衣帽是东土带来的?”三藏就顺口儿答应道:“是我小时穿戴的。这帽子若戴了,不用教经,就会念经;这衣服若穿了,不用演礼,就会行礼。”

出家人不打诳语!还是高僧呢,骗起人来都不带打贲的。着实可恶!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却说那悟空别了师父,一筋斗云,径转东洋大海。按住云头,分开水道,径至水晶宫前。早惊动龙王出来迎接,接至宫里坐下。礼毕,龙王道:“近闻得大圣难满,失贺!想必是重整仙山,复归古洞矣。”悟空道:“我也有此心性,只是又做了和尚了。”(哈哈哈,笑死了!)(哎呀,我也想周游世界,四处跑着玩儿去呢,只是又读了Ph.D了。不爽!不爽!)龙王道:“做甚和尚?”行者道:“我亏了南海菩萨劝善,教我正果,随东土唐僧,上西方拜佛,皈依沙门,又唤为行者了。”龙王道:“这等真是可贺,可贺!这才叫做改邪归正,惩创善心。既如此,怎么不西去,复东回何也?”行者笑道:“那是唐僧不识人性。有几个毛贼剪径,是我将他打死,唐僧就绪绪叨叨,说了我若干的不是。你想老孙,可是受得闷气的?是我撇了他,欲回本山。故此先来望你一望,求钟茶吃。(你们家穷的连茶都没的吃了?还是小孩子心性,爱要嘴吃?:)))))))))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三藏道:“我这出家人,宁死决不敢行凶。我就死,也只是一身,你却杀了他六人,如何理说?此事若告到官,就是你老子做官,也说不过去。”行者道:“不瞒师父说,我老孙五百年前,据花果山称王为怪的时节,也不知打死多少人。假似你说这般到官,倒也得好些状告哩。

我是流氓我怕谁?哈哈哈!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他轮枪舞剑,一拥前来,照行者劈头乱砍,乒乒乓乓,砍有七八十下。悟空停立中间,只当不知。那贼道:“好和尚!真个的头硬!”行者笑道:“将就看得过罢了!(大圣一向爱吹牛的,这回倒谦虚!)你们也打得手困了,却该老孙取出个针儿来耍耍。”那贼道:“这和尚是一个行针灸的郎中变的。我们又无病症,说什么动针的话!”(那郎中的针是救人命的,这大圣的针却是要人命的!)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那人道:“我等是剪径的大王,行好心的山主。大名久播,你量不知,早早的留下东西,放你过去。若道半个不字,教你碎尸粉骨!”行者道:“我也是祖传的大王,积年的山主,却不曾闻得列位有甚大名。”

大圣是天生石长的,却哪里来的“祖传”?!吹牛!

积年的山主吗,倒的确是在花果山逍遥多时了。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师徒们正走多时,忽见路旁唿哨一声,闯出六个人来,各执长枪短剑,利刃强弓,大咤一声道:“那和尚,那里走!赶早留下马匹,放下行李,饶你性命过去!”唬得那三藏魂飞魄散,跌下马来,不能言语。行者用手扶起道:“师父放心,没些儿事,这都是送衣服送盘缠与我们的。”三藏道:“悟空,你想有些耳闭?他说教我们留马匹、行李,你倒问他要什么衣服、盘缠?”

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强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龙王给我们造!:)))))))))))))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三藏道:“我贫僧是唐朝来的,往西天拜佛求经,适路过此间,天晚,特造檀府借宿一宵,明早不犯天光就行。万望方便一二。”老者道:“你虽是个唐人,那个恶的却非唐人。”悟空厉声高呼道:“你这个老儿全没眼色!唐人是我师父,我是他徒弟!我也不是甚糖人蜜人,我是齐天大圣。你们这里人家,也有认得我的,我也曾见你来。”

哈哈哈,笑死了!!!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那猴欢喜,叫道:“师父,你请走开些,我好出来,莫惊了你。”伯钦听说,领着三藏,一行人回东即走。走了五七里远近,又听得那猴高叫道:“再走,再走!”三藏又行了许远,下了山,只闻得一声响亮,真个是地裂山崩。众人尽皆悚惧,只见那猴早到了三藏的马前,赤淋淋跪下,道声:“师父,我出来也!”对三藏拜了四拜,急起身,与伯钦唱个大喏道:“有劳大哥送我师父,又承大哥替我脸上薅草一丝恩惠不忘谢毕,就去收拾行李,扣背马匹。

好勤快的大圣!卜出困境,就一心西行。果真是赤子!

第十二回 唐主选僧修大会 观音显像化金蝉

菩萨十分欢喜。就将佛赐的宝贝,捧上长街,与木叉货卖。长安城里,有那选不中的愚僧,倒有几贯村钞。见菩萨变化个疥癞形容,身穿破衲,赤脚光头,将袈裟捧定,艳艳生光,他上前问道:“那癞和尚,你的袈裟要卖多少价钱?”

“村钞”二字形容的妙!:))))))))

第十二回 唐主选僧修大会 观音显像化金蝉

唐王闻奏,满心欢喜,当下对多官道:“朕别阎君,曾问宫中之事,他言老幼俱安,但恐御妹寿促。却才御妹玉英,花阴下跌死,朕急扶看,须臾苏醒,口叫‘丈夫慢行,等我一等!’朕只道是他跌昏了胡言。又问他详细,他说的话,与刘全一般。”魏征奏道:“御妹偶尔寿促,少苏醒即说此言,此是刘全妻借尸还魂之事。此事也有,可请宫主出来,看他有甚话说。”唐王道:“朕才命太医院去进药,不知何如。”便教妃嫔入宫去请。那宫主在里面乱嚷道:“我吃什么药?这里那是我家!我家是清凉瓦屋,不象这个害黄病的房子,花狸狐哨的门扇!放我出去,放我出去!”

哈哈哈,皇宫在老百姓眼中原来是这个德行的!倒是的确和《满城尽带黄金甲》里面的皇宫很像。不知张艺谋是不是从西游记里得来的灵感?!

第十一回 游地府太宗还魂 进瓜果刘全续配

  却说那唐朝驾下有徐茂功、秦叔宝、胡敬德、段志贤、马三宝、程咬金、高士廉、虞世南、房玄龄、杜如晦、萧禹、傅奕、张道源、张士衡、王圭等两班文武,俱保着那东宫太子与皇后、嫔妃、宫娥、侍长,都在那白虎殿上举哀。一壁厢议传哀诏,要晓谕天下,欲扶太子登基。时有魏征在旁道:“列位且住,不可,不可!假若惊动州县,恐生不测。且再按候一日,我主必还魂也。”下边闪上许敬宗道:“魏丞相言之甚谬。自古云泼水难收,人逝不返,你怎么还说这等虚言,惑乱人心,是何道理!”魏征道:“不瞒许先生说,下官自幼得授仙术,推算最明,管取陛下不死。”正讲处,只听得棺中连声大叫道:“淹杀我耶!淹杀我耶!”唬得个文官武将心慌,皇后嫔妃胆战。
  此时众宫人走得精光,那个敢近灵扶柩。多亏了正直的徐茂功,理烈的魏丞相,有胆量的秦琼,忒猛撞的敬德,上前来扶着棺材,叫道:“陛下有什么放不下心处,说与我等,不要弄鬼,惊骇了眷族。”魏征道:“不是弄鬼,此乃陛下还魂也。快取器械来!”

这个实在是太逗了!还有臣下敢教训皇上“不要弄鬼”的。也算是胆大包天了!哈哈哈

无头骑士

那腐儒直咽唾沫,眼看着这些东西一到了冬天都是丰美的菜肴。在他那贪婪的心目中,每一只可供烧烤的猪跑来跑去,都是肚子里嵌着一只布丁,嘴里衔着一只苹果;一只只鸽子都被安置在一只舒适的酥饼里,睡得伏伏贴贴,盖着一层酥皮被单;鹅都在它们自己的汤里游泳着;鸭子都安逸地在盘子里成双作对,像亲热的夫妻一样,而且生活无忧,洋葱酱汁非常富裕。他一看见猪,就看见将来割下来的滑润的半边咸肉,腴美多汁的火腿;在他眼中没有一只火鸡不是精致地捆扎起来烧熟了,它的月屯塞在翅膀底下,或者戴着一圈美味的香肠作为项圈;就连华美的公鸡也仰天躺着,作为席上的添菜,高举着两只爪子,仿佛渴想进天堂,他活着的时候富于武士精神,是不屑于请求进天堂的。

曾有一个喜欢绘画的朋友说,读张爱玲的文字觉得就像能看到那画面一样,很有可能是因为张也学画的缘故。读这一段文字真就象眼前是满地跑的烤猪,大汤盆里飘着的鹅,...... 非常有漫画的效果!

2007年4月25日星期三

something I read at tube station

It is the words you don't say that can change your life.

夏天

原贴

...... 转眼就是春夏之交了。憋坏的绿芽和鲜花一夜之间就炸开了,阳光汹涌澎湃,大街上好多女孩都穿着袒胸露背的裙子,让人觉得生活无限美好,万事具备,只欠一个老公两个儿子一条狗。

DP的blog上经常有“惊人之语”。:) 今天终于忍不住开始存她的语录了。

昨天走在伦敦的街上时,心里就在想,这么好的天气,这么热闹的人群,这么丰富多采的生活,可惜没有人和我分享,就差一个男朋友了。可是我太懒了,不仅懒得去寻找、孵育一份感情,连把这一点感叹写下来的力气都省了。结果今天就看到DP在blog上发同样的感慨,赶紧copy & paste过来存档!哈哈哈。

2007年4月21日星期六

歇后语

寡妇死儿子---没指望了!

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看时,他原来压于石匣之中,口能言,身不能动。菩萨道:“姓孙的,你认得我么?”大圣睁开火眼金睛,点着头儿高叫道:“我怎么不认得你,你好的是那南海普陀落伽山救苦救难大慈大悲南无观世音菩萨(黄周星道:“详悉得妙,是患难中口吻。”^o^) 承看顾,承看顾!我在此度日如年,更无一个相知的来看我一看。你从那里来也?”

2007年4月20日星期五

隋唐演义 (2)

秦琼对自己武艺表示谦虚的说法:

样样通,样样空,样样稀松!

隋唐演义 (1)

姑表亲,姑表亲,扯断骨头还连着筋。

这是秦琼二堂认亲的时候。

评书的语言

我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听评书,这个癖好是上小学的时候放寒暑假回老家养成的。我爷爷特别喜欢听评书,我叔叔特别喜欢听评书,我堂弟也特别喜欢听评书,后来连带得我也特别喜欢听评书了。:) 我听评书听得最上瘾的时候从上午11:30开始,半个小时换一个台,一直不间断地听到下午两点。广播电台的频道背得滚瓜烂熟。中午饭就抱着碗蹲在收音机旁边,一边吃一边听。:))))))) 那时候从封神演义、到三国演义、到隋唐演义、到岳飞传、到杨家将、到明英烈、到三侠五义、到小五义、到夜幕下的哈尔滨、到......。 我的那点儿历史知识都是从评书里得来的,还99%都是野史。

从上了高二开始我听评书的劲头才渐渐淡漠了。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流行的那些评书我差不多都听过了,另一方面高中的作业多起来,连中午也不得空闲了。后来军训拉练的时候,队领导为了鼓舞大家的士气,免得一个个都走得愁眉苦脸的,就鼓励大家讲故事。每个中队还配了一个大喇叭,前后好几十米都听得见。那时候LP讲的故事都是金庸的武侠。我上大学以前是标准的乖孩子,除了在电视里看过《射雕英雄传》之外,金庸的小说一本也没看过,可LP已经是颗大毒草了,看完了所有的金庸的小说。整个拉练结束以后,我从她那儿听了好几部长篇下来。我会讲的武侠就只有从评书里听来的了。LP恭维我说“你听的那些评书都是国粹、艺术,俺们是下里巴人,只能看看通俗小说。”我当然知道她说的是反话,其实评书最广泛的支持是广大的基层群众。象我爷爷、我叔叔、我堂弟都是农民,根本不看小说的,但是听评书都很上瘾。不过,LP的话撇开那一点恭维的成分,也未尝没有一点道理。我觉得因为评书是一种口头文学,比书面文学更接近普通老百姓的审美,而且语言特色非常贴近老百姓的生活,所以比书面文学有更扎实的群众基础,也就有更强的生命力。四大名著里除了横空出世的《红楼梦》,剩余的三部都是话本起源,经过了多少代说书人的锤炼、润色、积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后才由一两个文人做了重大的修订完成的。可见评书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刻影响!

我特别喜欢评书的语言。小时候还没有现在这么着意,那时候光顾着听故事了。:P 现在,故事是早就已经都知道的了,再听的时候,语言的魅力就凸现出来了。摘录一些我喜欢的句子在这里。真的和我们读惯了的方巾气很不一样的!:)

2007年4月18日星期三

老树客死他乡

树这种生命与人的最大不同在于,人是越年轻越好看,树是越老越好看。那满身的皱纹,那粗壮的身躯,搁在一个人身上可是要了命了,搁在一棵树身上就是魅力无穷。

------ by 裘山山

2007年4月17日星期二

玉观音 (2)

刘明浩说:“我早知道没戏,我一看那女的就知道是从小让父母关家里和男孩儿握个手都觉着你占她便宜的那种小地方人。你要把她泡开了得费多大功夫呀,等于是替社会进行基础教育呢。

这个说法太逗了!:))))))))))))

玉观音 (1)

当然这些情况也是刘明浩刺探来的。这小子在北京三教九流跟什么人都混得半熟,“伟哥”涨价、巴以打架、克林顿买房子、布莱尔当爸爸,世界上的事他知道一半,中国的事他全知道。

2007年4月13日星期五

突厥

天快亮的时候,他们从一处燃烧的破屋子里搜出一个不省人事的中年男人。他们提着他的衣领,将他拖到村子中心的空地上,像一个破口袋那样扔在尘土中。

---by 杨剑敏

黑礁湾

一个人有了自己的希望之寄托,或者说,希望已经落实在一样活生生的东西上,谁都会高兴得忘形。

---by 陈锟

2007年4月9日星期一

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一日,玉帝早朝,班部中闪出许旌阳真人,俯囟启奏道:“今有齐天大圣,无事闲游,结交天上众星宿,不论高低,俱称朋友。恐后闲中生事,不若与他一件事管,庶免别生事端。”玉帝闻言,即时宣诏。那猴王欣欣然而至,道:“陛下,诏老孙有何升赏?”玉帝道:“朕见你身闲无事,与你件执事。你且权管那蟠桃园,早晚好生在意。”大圣欢喜谢恩,朝上唱喏而退。
  他等不得穷忙,即入蟠桃园内查勘。本园中有个土地拦住,问道:“大圣何往?”大圣道:“吾奉玉帝点差,代管蟠桃园,今来查勘也。”那土地连忙施礼,即呼那一班锄树力士、运水力士、修桃力士、打扫力士都来见大圣磕头,引他进去。但见那:

夭夭灼灼,颗颗株株。夭夭灼灼花盈树,颗颗株株果压枝。果压枝头垂锦弹,花盈树上簇胭脂。时开时结千年熟,无夏无冬万载迟。先熟的,酡颜醉脸;还生的,带蒂青皮。凝烟肌带绿,映日显丹姿。树下奇葩并异卉,四时不谢色齐齐。左右楼台并馆舍,盘空常见罩云霓。不是玄都凡俗种,瑶池王母自栽培。
大圣看玩多时,问土地道:“此树有多少株数?”土地道:“有三千六百株: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中间一千二百株,层花甘实,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缃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大圣闻言,欢喜无任,当日查明了株数,点看了亭阁,回府。自此后,三五日一次赏玩,也不交友,也不他游。 (黄周星道:“一交跌在蜜罐里也!”哈哈哈!果然!)

......

好大圣:摇摇摆摆,仗着酒,任情乱撞,一会把路差了;不是齐天府,却是兜率天宫。一见了,顿然醒悟道:“兜率宫是三十三天之上,乃离恨天太上老君之处,如何错到此间?——也罢!也罢!一向要来望此老,不曾得来,今趁此残步,就望他一望也好。”(黄周星道:“错得妙!聚六州四十二县铁,铸不成此一错!”)

......

炉左右安放着五个葫芦,葫芦里都是炼就的金丹。大圣喜道:“此物乃仙家之至宝,老孙自了道以来,识破了内外相同之理,也要炼些金丹济人,不期到家无暇;今日有缘,却又撞着此物,趁老子不在,等我吃他几丸尝新。”他就把那葫芦都倾出来,就都吃了,如吃炒豆相似(偷嘴吃还要编出这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来,一边说要“济人”,一边又都塞自己嘴里了!)

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这巨灵神喝道:“那业畜!快早去报与弼马温知道,吾乃上天大将,奉玉帝旨意,到此收伏;教他早早出来受降,免致汝等皆伤残也。”那些怪,奔奔波波,传报洞中道:“祸事了!祸事了!”猴王问:“有甚祸事?”众妖道:“门外有一员天将,口称大圣官衔(黄周星道:“包含得妙!”果然!格格巫也深表赞同!:))) 道:奉玉帝圣旨,来此收伏;教早早出去受降,免伤我等性命。”

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悟空将宝贝执在手中,坐在水晶宫殿上。对龙王笑道:“多谢贤邻厚意。”龙王道:“不敢,不敢。”悟空道:“这块铁虽然好用,还有一说。”龙王道:“上仙还有甚说?”悟空道:“当时若无此铁,倒也罢了;如今手中既拿着他,身上无衣服相趁,奈何?你这里若有披挂,索性送我一件,一总奉谢。”龙王道:“这个却是没有。”悟空道:“‘一客不犯二主。’若没有,我也定不出此门。”龙王道:“烦上仙再转一海,或者有之。”悟空又道:“‘走三家不如坐一家。’千万告求一件。”龙王道:“委的没有;如有即当奉承。”悟空道:“真个没有,就和你试试此铁!”龙王慌了道:“上仙,切莫动手!切莫动手!待我看舍弟处可有,当送一副。”悟空道:“令弟何在?”龙王道:“舍弟乃南海龙王敖钦、北海龙王敖顺、西海龙王敖闰是也。”悟空道:“我老孙不去!不去!俗语谓‘赊三不敌见二’,只望你随高就低的送一副便了。”老龙道:“不须上仙去。我这里有一面铁鼓,一口金钟,凡有紧急事,擂得鼓响,撞得钟鸣,舍弟们就顷刻而至。”悟空道:“既是如此,快些去擂鼓撞钟!”

简直就是个赖皮鬼!:))))))))))))))))))))))

2007年4月8日星期日

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祖师道:“你这一向修些什么道来?”悟空道:“弟子近来法性颇通,根源亦渐坚固矣。”祖师道:“你既通法性,会得根源,已注神体,却只是防备着‘三灾利害’。”悟空听说,沉吟良久道:“师父之言谬矣。我常闻道高德隆,与天同寿,水火既济,百病不生,却怎么有个三灾利害?”祖师道:“此乃非常之道: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丹成之后,鬼神难容。虽驻颜益寿,但到了五百年后,天降雷灾打你,须要见性明心,预先躲避。躲得过,寿与天齐,躲不过,就此绝命。再五百年后,天降火灾烧你。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唤做‘阴火’。自本身涌泉穴下烧起,直透泥垣宫,五脏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为虚幻。再五百年,又降风灾吹你。这风不是东南西北风,不是和薰金朔风,亦不是花柳松竹风,唤做‘赑风’。自囟门中吹入六腑,过丹田,穿九窍,骨肉消疏,其身自解。所以都要躲过。”

若是没有“法性颇通”,也就没有“三灾利害”,倒少去好多磨难。

悟空有明师指点,可以学得地煞数,七十二般变化,躲过这些灾难。我等凡夫俗子,即非灵根孕育,又无神仙指引,妄求通法性、会根源,却无躲避“三灾利害”的法术,岂不是自寻烦恼?是不是还是做一个愚钝之人痛苦少一些?


  那小妖听说,疾忙跑入洞里,报道:“大王!祸事了!”魔王道:“有甚祸事?”小妖道:“洞外有猴头称为花果山水帘洞洞主。他说你屡次欺他儿孙,特来寻你,见个上下哩。”魔王笑道:“我常闻得那些猴精说他有个大王,出家修行去,想是今番来了。你们见他怎生打扮,有甚器械?”小妖道:“他也没甚么器械,光着个头,穿一领红色衣,勒一条黄绦,足下踏一对乌靴,不僧不俗,又不像道士神仙,赤手空拳,在门外叫哩。

......

悟空又道:“我当年别汝等,随波逐流,飘过东洋大海,径至南赡部洲,学成人像,(干吗要学成人样?还是猴子的本相更可爱。一旦得了人形就不免也沾染上些人性,有好有坏,倒不如猴子少些虚伪)。着此衣,穿此履,摆摆摇摇,云游八九年馀,更不曾有道;又渡西洋大海,到西牛贺洲地界,访问多时,幸遇一老祖,传了我与天同寿的真功果,不死长生的大法门。”众猴称贺。都道:“万劫难逢也!”悟空又笑道:“小的们,又喜我这一门皆有姓氏。”众猴道:“大王何姓?”悟空道:“我今姓孙,法名悟空。”众猴闻说,鼓掌忻然道:“大王是老孙,我们都是二孙、三孙、细孙、小孙、——一家孙、一国孙、一窝孙矣!”都来奉承老孙,大盆小碗的,椰子酒、葡萄酒、仙花、仙果,真个是合家欢乐!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祖师道:“既是逐渐行来的也罢。你姓甚么?”猴王又道:“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猴子怎么会无性?一部书里就数孙悟空的性大。不要说“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就只刚从五行山下放出来的时候,因为打杀了贼人被师父训斥,就一气之下跑回花果山去了。这还叫没性?)祖师道:“不是这个性。你父母原来姓甚么?”猴王道:“我也无父母。”祖师道:“既无父母,想是树上生的?”猴王道:“我虽不是树生,却是石里长的。我只记得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祖师闻言,暗喜道:“这等说,却是天地生成的。你起来走走我看。”猴王纵身跳起,拐呀拐的走了两遍。祖师笑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傍,乃是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傍,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

我非常喜欢给孙悟空取名字的这一段。只有孙悟空这样的本性才佩得上“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

2007年4月7日星期六

双声

  张:“真好!——不知为什么,白俄年青的时候有许多聪明的.到后来也不听见他们怎样,从来没有什么成就。杂种人也是这样,又有天才,又精明,会算计……”(突然地,她为莫梦恐惧起来)。
  莫:“是的,大概是因为缺少鼓励。社会上对他们有点歧视。”
  张:“不,我想上海在这一点上倒是很宽容的,什么都是自由竞争。我想,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背景,不属于哪里,沾不着地气。

2007年4月6日星期五

谈音乐 (2)

  大规模的交响乐自然又不同,那是浩浩荡荡五四运动一般地冲了来,把每一个人的声音都变了它的声音,前后左右呼啸嘁嚎的都是自己的声音,人一开口就震惊于自己的声音的深宏远大;又像在初睡醒的时候听见人向你说话,不大知道是自己说的还是人家说的,感到模糊的恐怖。

  然而交响乐,因为编起来太复杂,作曲者必须经过艰苦的训练,以后往往就沉溺于训练之中,不能自拔。所以交响乐常有这个毛病:格律的成份过多。为什么隔一阵子就要来这么一套?乐队突然紧张起来,埋头咬牙,进人决战最后阶段,一鼓作气,再鼓三鼓,立志要把全场听众扫数肃清铲除消灭,而观众只是默默抵抗着,都是上等人,有高级的音乐修养,在无数的音乐会里坐过的;根据以往的经验,他们知道这音乐是会完的。

  我是中国人,喜欢喧哗吵闹,中国的锣鼓是不问情由,劈头劈脑打下来的,再吵些我也能够忍受,但是交响乐的攻势是慢慢来的,需要不少的时间把大喇叭小喇叭钢琴凡哑林一一安排布置,四下里埋伏起来,此起彼应,这样有计划的阴谋我害怕。

这一段读了不禁令人婉尔。这样的时候又会想,聪明的魅力真是致命的!忍不住羡慕聪明的人,忘记掉那些关于与其忧伤宁愿平庸的论调了。

谈音乐 (1)

譬如说颜色:夏天房里下着帘子,龙须草席上堆着一叠旧睡衣,折得很齐整,翠蓝夏布杉,青绸裤,那翠蓝与青在一起有一种森森细细的美,并不一定使人发生什么联想,只是在房间的薄暗里挖空了一块,悄没声地留出这块地方来给喜悦。我坐在一边,无心中看到了,也高兴了好一会。

张爱玲是聪明的才女,有丰富而敏感的神经,能看到、体会到平常人体会不到的东西。比如,这一堆旧衣裳若是堆在我的床上,我一定不会看到她所看到的那些美,也生不出她所有的那些喜悦。可是,敏感在这一刻给她带来的是喜悦,而更多别的时候带来的可能是平庸的人所没有的伤感。有些聪明给人带来别人体会不到的快乐,有些聪明却适得其反。如果没有一个健康而强壮的神经承受敏感所可能带来的伤感,那也许还是做一个平庸的人更快乐些吧。

谈画

她偏着头,沉沉地想她的心事,回亿使她年轻了——当然年青人的眼睛里没有那样的凄哀。为理想而吃苦的人,后来发现那理想剩下很少很少,而那一点又那么渺茫,可是因为当中吃过苦,所保留的一点反而比从前好了,像远处飘来的音乐,......

这一段是关于赛尚的一幅画的描述。我没有见到过那幅画,既使见到了,就凭着我对于绘画一向很糟糕的鉴赏能力,也一定看不出这么多东西来的。喜欢这一段文字是因为她对于人生的描述。

2007年4月4日星期三

诗与胡说

  夏天的日子一连串烧下去,雪亮,绝细的一根线,烧得要断了,又给细细的蝉声连了起来,“吱呀,吱呀,吱……”

谈跳舞

......使人想起萧伯纳的戏《长生》(“Back to Methuselah”),戏里说将来人类发展到有一天,不是胎生而是卵生,而且儿童时期可以省掉了,蛋里孵出来的就是成熟的少男少女,大家跳舞作乐恋爱画图塑像,于四年之内把这些都玩够了,厌倦于一切物质的美,自己会走开去,思索艰深的道理。这样可以继续活到千万年,仅仅是个生存着的思想,身体被遗忘了,风吹日晒,无分男女,都是黑瘦,直条条的,腰间围一块布。未满四岁的青年男女把他们看作怪物,称他们为“古人”。虽有“男性的古人”与“女性的古人”之分,看上去并没多少不同。他们研究数理科学贯通到某一个程度,体质可以自由变化,随时能够生出八条手臂;如果要下山,人可以瘫倒了成为半液体,顺着地势流下去。

这一段文字并不见得如何好,我只是很喜欢这里所描述的萧伯纳的戏《长生》。以后有机会找到这部戏,一定要好好看一看。

2007年4月2日星期一

    这是真的。
    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对门住的年轻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的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
    就这样就完了。
    后来这女人被亲眷拐子卖到他乡外县去作妻,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轻人。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这是很早以前读过的,当时并不知道是张爱玲的作品。那时我并不喜欢这样的文字,觉得人生哪里会这么无奈呢?或者既使人生真的痛苦,也该象《伤逝》那样,痛就痛地彻底些,不要这样有些意思,可是又嫌不够严肃。读了张爱玲的《自己的文章》才明白她的用心。这篇文字可以算是一个例证吧。

论写作 (2)

纸的问题不过是暂时的,基本问题还是:养成写作习惯的人,往往没有话找话说,而没有写作习惯的人,有话没处说。我并不是说有许多天才没没无闻地饿死在阁楼上。比较天才更为要紧的是普通人。一般的说来,活过半辈子的人,大都有一点真切的生活经验,一点独到的见解。他们从来没想到把它写下来,事过境迁,就此湮没了。也许是至理名言,也许仅仅是无足重轻的一句风趣的插浑,然而积少成多,究竟是我们文化遗产的一项损失。

......

职业文人病在“自我表现”表现得过度,以至于无病呻吟,普遍人则表现得不够,闷得谎。年纪轻的时候,倒是敢说话,可是没有人理睬他。到了中年,在社会上有了地位,说出话来有相当分量,谁都乐意听他的,可是正在努力的学做人,一味的唯唯否否,出言吐语,切忌生玲,总拣那烂熟的,人云亦云。等到年纪大了,退休之后,比较不负责任,可以言论自由了,不幸老年人总是唠叨的居多,听得人不耐烦,任是人情人理的话,也当做耳边风。这是人生一大悲剧。

非常赞同!

论写作 (1)

在中学读书的时候,先生向我们说:“做文章,开头一定要好,起头起得好,方才能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结尾一定也要好,收得好,方才有回昧。”我们大家点头领会。她继续说道:“中间一定也要好——”还未说出所以然来,我们早巳哄堂大笑。

诗人向他自己说话,被世人偷听了去。

这句话是从张爱玲的《论写作》中看到的,但并不是她的原话,所以归在“quotes from nowhere”里。

自己的文章

  我喜欢素朴,可是我只能从描写现代人的机智与装饰中去衬出人生的素朴的底子。因此我的文章容易被人看做过于华靡。但我以为用《旧约》那样单纯的写法是做不通的,托尔斯泰晚年就是被这个牺牲了。我也并不赞成唯美派。但我以为唯美派的缺点不在于它的美,而在于它的美没有底子。溪涧之水的浪花是轻佻的,但倘是海水,则看来虽似一般的微波粼粼,也仍然饱蓄着洪涛大浪的气象的。美的东西不一定伟大,但伟大的东西总是美的。只是我不把虚伪与真实写成强烈的对照,却是用参差的对照的手法写出现代人的虚伪之中有真实,浮华之中有素朴,因此容易被人看做我是有所耽溺,流连忘返了。虽然如此,我还是保持我的作风,只是自己惭愧写得不到家,而我也不过是一个文学的习作者。
  
  我的作品,旧派的人看了觉得还轻松,可是嫌它不够舒服。新派的人看了觉得还有些意思,可是嫌它不够严肃。但我只能做到这样,而且自信也并非折衷派。我只求自己能够写得真实些。

有许多人喜欢张爱玲,特别是在我们这个年代。可是我以前对张爱玲不大有感觉,觉得读她的东西有些压抑。昨天读到她的《自己的文章》才有所领悟。 自己以前误解了她,以后倒要细心领会。

2007年3月16日星期五

文龙及其批评《金瓶梅》(2)

从来无所羡慕者不作书,无所怨恨者不作书,非曾亲身阅历者作书亦不能成书。

2007年3月14日星期三

文龙及其批评《金瓶梅》(1)

窃尝有言曰:人生作一件好事,十年后思之,尤觉欣慰;作一件坏事,十年后思之,尤切惭惶。不必对得阎罗王过,要先使主人翁安。天地既生我为人,人事却不可不尽,与其身安逸而心中负疚,终不若身劳苦而心内无惭。负疚者享福非福,无惭者求寿得寿。此中消息,可为知者道,难与俗子言也。

读到这里忍不住反省自己。
我做过一件好事值得“十年后思之,尤觉欣慰”吗?
想了想,没有。
惭愧!
又一想,那么我做过一件坏事让我“十年后思之,尤切惭惶”吗?
也没有。
万幸!
又一转念,
或许是因为自己的记性太糟糕了吧?
本该自责的事情也都忘记了。
但至少,
快半生的历程中竟没作过一件对别人有益的事值得“十年后思之,尤觉欣慰”也算是很失败了。

也许应该说,快半生的历程中没作过一件对别人有害的事值得“十年后思之,尤切惭惶”就该很欣慰了。但是做人还是应该对自己的要求不要这么低吧。wave在blog上写过一段话,大意是现代的道德标准是:只要不影响到别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这该是法律的标准,而不是道德的标准。道德标准应该比这更高些,否则人就太可悲了。窃深赞同!

2007年3月1日星期四

《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

by 安然

“四季园菜场门口,有位买花姑娘摆个摊位专卖鲜花,五元至拾元钱一束。我每次经过那里都会买一束带回家插在水晶玻璃花瓶里。于是来家的朋友们都知道我爱花。

只有我自己最清楚,我其实是个伪爱花者。就像我弟笑我是个伪球迷一样。为什么?因为,一个真正的爱花的人,绝对不会满足于买一束花,而是会爱花的一生的。即从一颗种子开始,浇灌,注视,等待,呵护,牵挂,疼惜。

咱老爸就是这样的人。咱家的小院里一年四季总有花草蓬蓬勃勃地生长著,虽然那些都是普通的花,但也可以使满园芬芳。老爸像看护小孩子一样地看护著她们。偶有顽童踢球踢坏了花枝,老爸往往会心疼好几天。老爸说,他能听到花儿的呼吸和心跳。可惜咱家的小院因为拆迁已从地球上消失了。

说实话,我每次买回那些青春被拦腰折断的花儿,心都会隐隐的有些痛。每换一次水就看她们老一回,直到她们老得全都凋谢了被我扔进垃圾箱。真的,那种无声的痛楚让我一直心存愧疚。

是啊,凡世间爱花人都沉醉于鲜花盛开时的美丽,而买花人或买花送人无疑是在享受花一生中最华美最精彩的段落。而不是爱她的一生:她的生长,她的绽放,她的调零。真正的爱花人绝对不是这样。可是,你想,现如今又能有几个是真正的爱花之人呢?”

2007年2月21日星期三

对于一个错误的诺言,你要有勇气违背它。

我一向重然诺,对自己说过的话如果做不到,心里总会惴惴不安。今天读到这句话,真如当头棒喝。

2007年2月10日星期六

三百年前人类在想什么?

从《大国崛起》里听到的。

  “我们被放在这有如戏院的世界上,每个事件的起源和缘由却完全隐瞒不让我们知道,我们既没有足够的智慧预见未来,也没有能力防止那些使我们不断受伤害的不幸事件发生。我们被悬挂在永恒的疑惧之中……”
  这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休谟的一段话,它为我们真切地描述了当时的人们看待世界的被动心态。

2007年2月9日星期五

《金瓶梅》(8)

何太监道:“大人好说。常言:学到老不会到老。天下事如牛毛,孔夫子也只识的一腿。恐有不到处,大人好歹说与他。”

哈哈哈,笑死了!

2007年2月8日星期四

米歇尔·福柯说:

写作就是为了被爱。

2007年2月4日星期日

搬家记 (3)

她说话极慢,词儿像糖稀被拉开。我突然想起她年轻时在摇椅上的身影。

搬家记 (2)

  我很快厌倦了同样的风景和邻居。而旅行仍让我激动,每次坐进火车和飞机,都会有这种莫名其妙的激动。一个美国姑娘告诉我:她最喜欢的地方是航空港,喜欢那里的气氛。其实,旅行是种生活方式。一个旅行者,他的生活总是处于出发与抵达之间。从哪儿来到哪儿去都无所谓,重要的是持未知态度,在漂流中把握自己,对,一无所有地漂流。

搬家记 (1)

拉瑞的黄猫不好看,毛色肮脏,眼神诡秘——这一点实在很像拉瑞。它对我表示公然的漠视。饿了,也从不向我讨食,完全违反猫的天性。以一个流浪汉的敏感,我认定这是拉瑞私下教导的结果。白天,一只黑猫常出现在窗口,窥视着黄猫的动静。有了房子的保护,黄猫不以为然。两猫对峙,斗转星移。我把黄猫抱出后门,黑猫包抄过来,低吼着,声音来自白色腹部。黄猫毛发竖立,蹿到台阶下,背水一战。黑猫虽占优势,但也不敢轻举妄动。此后,黄猫知我狼子野心,不再小瞧,尽量躲着我远点儿。

:)))))))))

波兰来客

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约翰和安 (3)

走进客厅,所有家具摆设,带有一股尘土的味道,和她的父母一起老去。她父亲在看电视,他转过头来,跟安说起母亲的病情。母亲从厨房出来,脸色泛红,嘴唇苍白。她说话很快,不易听懂。半年前,她被发现得了癌症,目前正在化疗。她体质虚弱,笑着,有一种对命运的无力感。父亲插话,但紧盯着电视。安就在这儿和四姐妹一起长大。我好像听见地板上纷乱的脚步声和女孩子的尖叫。

2007年2月3日星期六

《金瓶梅》(7)

伯爵领他迳到西门庆门首,问守门的平安儿:“爹在家?”平安道:“爹在花园书房里。二爹和韩大叔请进去。”那应伯爵狗也不咬,走熟了的,同韩道国进入仪门,转过大厅,由鹿顶钻山进去,就是花园角门。

2007年2月2日星期五

《金瓶梅》(6)

蕙莲把头摇着说道:“爹,你好人儿,你瞒着我干的好勾当儿!还说甚么孩子不孩子!你原来就是个弄人的刽子手,把人活埋惯了,害死人还看出殡的!......”

《金瓶梅》(5)

这妇人不听万事皆休,听了此言,关闭了房间,放声大哭道:“我的人[口乐]!你在他家干坏了甚么事来?被人纸棺材暗算计了你!你做奴才一场,好衣服没曾挣下一件在屋里。今日只当把你远离他乡,弄的去了,坑得奴好苦也!你在路上死活未知。我就如合在缸底下一般,怎的晓得?”

2007年2月1日星期四

《约翰和安》 (2)

他(约翰)五十出头,络腮胡子及鬓角花白,头顶还是黑的。我跟他开玩笑,说他自下往上被冻结。

《约翰和安》 (1)

一座残破的铁桥在车轮下唱歌。彦冰告诉我快到了。森林深处,一家农舍冒烟。敲门,没人。门没锁,无留言。水壶在铁炉上嘶嘶响,蒸汽翳暗了窗户。在两只苍蝇的环绕下坐了很久,终于传来汽车声,主人回来了。

《上帝的中国儿子》 (3)

我根本不会打领带,在镜子前面抓住领带挣扎着,就像一个不小心钓到自己的渔夫。

《上帝的中国儿子》 (2)

乔纳森领我们穿过街上那些绝望的手臂,来到一间空荡荡的芭蕾舞练习厅,再钻进隔壁小房间,这就是他的书房。我环顾那剥落的墙皮和窗户上粗粗的铁栏杆,不禁感叹道:“这真像监狱。”“哦?”乔纳森吃了一惊,“我还一直以为我把别人关在外边呢。”

《上帝的中国儿子》 (1)

说实话,我对历史学家心怀偏见。他们多少有点儿像废车场的工人,把那些亡灵汽车的零件分类登记,坐等那些不甘寂寞但又贪图便宜的司机。

《异乡人迈克》

辛格(Singer)说:生命是坟墓上的舞蹈。

诗人之死 (2)

  艾伦积几十年地下斗争之经验,巧妙地避开了盘查,把我和沃兹涅辛斯基领上汽车。一个中年汉子跟我们握手。出城上山,道路越来越荒凉,最后在夜色中的住宅区停下。一帮孩子叽叽喳喳,把我们拥进一家临坡的院落。有女人尖叫,一个人影应声出来,双手合十。据中年汉子介绍,这是朝鲜有名的庙外高僧。三个超级大国的叛贼逆子,加上一个高丽野和尚,真可谓四海之内皆兄弟。

......

  回旅馆路上,艾伦毫无倦意,大谈野和尚。他就是这样,凡是跟当局过不去的、惊世骇俗的、长反骨的、六指的,还有鼻青脸肿的,统统都是他的朋友。

诗人之死 (1)

艾伦.金斯堡死于去年四月五号,中国的清明节。据说当时他已经处于昏迷状态,而病房挤满了朋友,喝酒聊天,乱哄哄,没有一点悲哀的意思。那刻意营造的气氛,是为了减轻艾伦临终时的孤独感:人生如聚会,总有迟到早退的。正当聚会趋向高潮,他不辞而别。

艾伦.金斯堡 (2)

我来参加美国笔会中心成立七十五周年的捐款晚宴。在客人名单上有艾伦,但是他九天前死了。我感到那么孤独,不认识什么人,也不想认识什么人。

《艾伦.金斯堡》 (1)

艾伦得意地对我说:“看,我这件西服五块钱,皮鞋三块,衬衣两块,领带一块,都是二手货,只有我的诗是一手的。”

2007年1月31日星期三

《金瓶梅》(4)

原来贾琏的出处在这里。:)

邦彦看了说道:“你蔡大爷分上,又是你杨老爷亲,我怎么好受此礼物?况你杨爷,昨日圣心回动,已没事。但只手下之人,科道参语甚重,一定问发几个。”即令堂候官取过昨日科中送的那几个名字与他瞧。上面写着:“王黼名下书办官董升,家人王廉,班头黄玉,杨戬名下坏事书办官卢虎,干办杨盛,府掾韩宗仁、赵弘道,班头刘成,亲党陈洪、西门庆、胡四等,皆鹰犬之徒,狐假虎威之辈。乞敕下法司,将一干人犯,或投之荒裔以御魍魉,或置之典刑,以正国法。”来保见了,慌的只顾磕头,告道:“小人就是西门庆家人,望老爷开天地之心,超生性命则个!”高安又替他跪禀一次。邦彦见五百两金银,只买一个名字,如何不做分上?即令左右抬书案过来,取笔将文卷上西门庆名字改作贾廉,一面收上礼物去。

2007年1月29日星期一

《金瓶梅》(3)

  约莫未及两个时辰,又踅将来王婆门首,帘边坐的,朝着武大门前半歇。王婆出来道:“大官人,吃个梅汤?”西门庆道:“最好多加些酸味儿。”王婆做了个梅汤,双手递与西门庆吃了。将盏子放下,西门庆道:“干娘,你这梅汤做得好,有多少在屋里?”王婆笑道:“老身做了一世媒,那讨不在屋里!”西门庆笑道:“我问你这梅汤,你却说做媒,差了多少!”王婆道:“老身只听得大官人问这媒做得好。”西门庆道:“干娘,你既是撮合山,也与我做头媒,说头好亲事,我自重重谢你。”王婆道:“看这大官人作戏!你宅上大娘子得知,老婆子这脸上怎吃得那耳刮子!”西门庆道:“我家大娘子最好性格。见今也有几个身边人在家,只是没一个中得我意的。你有这般好的,与我主张一个,便来说也不妨。若是回头人儿也好,只是要中得我意。”王婆道:“前日有一个倒好,只怕大官人不要。”西门庆道:“若是好时,与我说成了,我自重谢你。”王婆道:“生的十二分人才,只是年纪大些。”西门庆道:“自古半老佳人可共,便差一两岁也不打紧。真个多少年纪?”王婆道:“那娘子是丁亥生,属猪的,交新年却九十三岁了。”西门庆笑道:“你看这风婆子,只是扯着风脸取笑。”说毕,西门庆笑着起身去。

呵呵,实在是很搞笑!

《金瓶梅》(2)

那妇人听了这句话,一点红从耳边起,须臾紫涨了面皮,指着武大骂道:“你这个混沌东西。有甚言语在别处说,来欺负老娘!我是个不带头巾的男子汉,叮叮当当响的婆娘!拳头上也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不是那腲脓血搠不出来鳖!老娘自从嫁了武大,真个蚂蚁不敢入屋里来,甚么篱笆不牢犬儿钻得入来?你休胡言乱语,一句句都要下落!丢下一块瓦砖儿,一个个也要着地!”

这段话自然是潘金莲说的,呵呵。厉害呀厉害!这样的一个婆姨嫁了武大郎也真是委屈了人才。

《金瓶梅》(1)

请看如今世界,你说那坐怀不乱的柳下惠,闭门不纳的鲁男子,与那秉烛达旦的关云长,古今能有几人?至如三妻四妾,买笑追欢的,又当别论。还有那一种好色的人,见了个妇女略有几分颜色,便百计千方偷寒送暖,一到了着手时节,只图那一瞬欢娱,也全不顾亲戚的名分,也不想朋友的交情。起初时不知用了多少滥钱,费了几遭酒食。正是:

    三杯花作合,两盏色媒人。

到后来情浓事露,甚而斗狠杀伤,性命不保,妻孥难顾,事业成灰。就如那石季伦泼天豪富,为绿珠命丧囹圄;楚霸王气概拔山,因虞姬头悬垓下。真所谓:“生我之门死我户,看得破时忍不过”。这样人岂不是受那色的利害处!

“生我之门死我户,看得破时忍不过”。这一句好厉害!

《金瓶梅》

在读《金瓶梅》,摘抄精彩段落在这里。:)

2007年1月26日星期五

探春的性格

原贴在这里。我最喜欢关于男儿气概和性格反差强烈的评点。自己以前从来没想到过这么多。作者真是慧眼!

------------------------------------------------------------------

1、男儿气概

这里和湘云做个对比,她们俩都有男儿气概,可是所偏重的不同,湘云更偏重于男儿的风度气质,我们看到她大大咧咧谈笑风生,属于“假小子”类型,而探春则更侧重于男儿的内在品质,如韬略抱负,远见卓识等,属于内向型男士。同时探春的性格中的女孩子成分也是最少的,连薛宝钗史湘云有时都会耍些女孩子脾气,而探春几乎没有。

2、平和恬淡,言语安静,性情和顺

这是书中对探春性格的评价,我们看到,在姐妹群中,探春并不出风头,每次活动在最中心高谈阔论妙语如珠的通常只是钗黛二人,探春与迎惜一样站在外围,时不时的敲敲边鼓,也没见探春主动打趣过谁,相反倒常成为被打趣的对象,可见探春并不太擅长高谈阔论和开玩笑,也就是说,在正常条件下,在探春认为无所谓的场合中,探春确实是一幅平和恬淡的腼腆小姐形象。

3、性格反差强烈

但是,探春并不永远是个平和恬淡的腼腆小姐,当她心中敏感的神经被刺痛时,当有人冒犯了她的尊严时,当遇到她看不惯的现象时,她立刻从一个温和文静的淑女变成了一个令人生畏的女侠,从她拒绝赵姨娘的声泪俱下,到给王善宝家的那一记响亮的耳光,再到义正严词地斥责“抄捡大观园”的丑事,我们看到了一个有个性有主见的厉害的探春,与前面所见到的“平和恬淡,言语安静,性情和顺”的探春简直判若两人。

这也是探春性格与众不同的一点,她这两种形象的交替非常突兀,反差也特别大。黛玉也有厉害的时候,宝钗也有厉害的时候,湘云也有厉害的时候,可是无论是黛玉湘云的生气,还是宝钗的借扇敲双机,她们生气的时候和她们温柔的时候是可以被联系起来的,给人的感觉她们生气时和不生气时是一个人,而探春性格中这两方面的反差却是如此之大。

4、对身世的敏感

说起身世,又不得不说探春和赵姨娘的关系了,按照当时的规矩,赵姨娘除了生下探春之外与探春并无任何关系,事实上也是这样发展的,一直以来,迎探惜众姐妹都是在老太太和王夫人的监护下长大的,而且王夫人应该是探春的法定母亲,探春与赵姨娘的关系应该是:探春无需为赵姨娘而感到羞耻,赵姨娘也无须为探春而感到荣耀。可是在书中我们却看到,这两方面探春和赵姨娘都没有做到。

赵姨娘不用说,这是有目共睹的,而探春如果真的想与赵姨娘划清界线的话那应该不理赵姨娘,对赵姨娘做出的一切事假装没感觉,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探春屡次为这个本该避之惟恐不及的人伤心生气,生气她头脑糊涂,生气她被人当枪使,生气她与小戏子打架丢了脸面,而且别人总是会条件反射般地把她们俩联系在一起,平儿瞒赃一回中宝玉和平儿都不约而同地想到探春会为赵姨娘生气,赵姨娘去看黛玉时黛玉也料定她是从探春处来,可见,尽管探春对她的出身十分敏感,但与赵姨娘的关系却是“剪不断,理还乱”,她与赵姨娘情愿不情愿地存在着一种感情,她并不愿意冷酷无情地对待赵姨娘,这从《辱亲女愚妾争闲气》中便可看出:

当赵姨娘找探春来无理取闹时,按理说探春只需跟她说两句话就能把她打发走:“1、这是按例办事。2、赵国基不是我舅舅。”可是探春却先以礼相待(让座、“谁踩姨娘的头了,我为姨娘出气”),再晓之以理(这本是祖宗手里的旧历,人人都依着,偏我改了不成……),再动之以情(……如今还没做成一件好事,姨娘倒先来作践我……)再怒其不争(我怎么忘了?教我怎么拉扯?这也得问你们个人,哪个主子不疼出力得用的人?)最后被赵姨娘一口一个“你舅舅”逼急了才被迫说出早该在第一句就堵赵姨娘嘴的话:“谁是我舅舅?我舅舅才升了九省检点,我哪又冒出个舅舅来?”可随后又弥补说:“谁不知道我是姨娘养的?定要寻出个由头来,生怕人不知道,故意表白表白……”由此可见,探春并不掩饰她“是姨娘养的”,并不愿意对她和赵姨娘的关系遮遮掩掩,并不愿意当众给赵姨娘没脸,她所敏感的,倒不是赵姨娘及其亲属地位卑微,而是这些人太不争气让人笑话,跟《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对她的母亲的感觉一样。也可以看出,她为这些人生气,说明她心里不自觉地在乎赵姨娘,尽管她不知道为什么,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5、对家族的责任感

作为一个闺阁小姐,更多的人在乎的是吟诗作画、刺绣女红、或者是才子佳人之类的,连男子都很少关心家族的生计存亡,而探春则恰恰对家族有着这些膏粱纨绔所没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王熙凤也看出了这个家族走下坡路的趋势,可她却是想着怎样消极应付多捞几把,薛宝钗理家更多是嘴上空谈,林黛玉只是在闲了时帮贾府算算开支,贾宝玉则是想着他和林黛玉两个人吃饱了,全家挨不挨饿和他无关,探春理家兴利除弊的法子不是一朝一夕想出来的,必然是她在此之前就一直在为贾府操心筹划了,一家子去赖大的花园玩,她不想着观赏园林玩耍嬉戏,却与人家聊起经营之道,探春与众不同的大气魄与抱负,从这一件小事中便可看出。

抄检大观园时,王熙凤想着怎样偷懒,迎春惜春想着如何自保,宝玉想着他的红颜丫鬟,宝钗想着怎样避嫌,黛玉想着怎样把他们打发走了好睡觉,探春想的则是两件事,第一是她小姐的尊严和架子,第二是为这个家族的愤恨和寒心,第一点是她一触即发的敏感软肋,可以说是她的缺点,第二点则可看出她与众不同的大气和远见卓识以及仗义执言,敢于厉声痛斥抄检这一行为,公然违抗王夫人的命令,更敢于直言这个大家族一败涂地的趋势,我们更可看出探春性格的又一对矛盾:敏感和大气。

本文转载自“夜看红楼”,地址:http://www.readred.com/bbs

2007年1月25日星期四

胖子的blog上看来的

某个人的comment里说到:“我们得到的,只是一个投入的契机,一个开始的可能,从来不会是一个享用的成品。”

2007年1月14日星期日

《如焉》

结尾结得很好,我喜欢那样嘎然而止的风格。

《如焉》(10)

不是的时候,他们说是,是的时候,他们又会说不是。

2007年1月13日星期六

《如焉》(9)

真是一点不假的玉米窝头汤面条。玉米窝头是那种地道的粗玉米面,金黄金黄的一层皮,咬一口就有一股地道的玉米气息冒出来。汤面条是手擀的,筋筋道道盘在一碗汤水中间,旁边飘着几片翠绿的菜叶,几缕鹅黄的蛋花,几块鲜红的番茄。再就是四碟佐餐的凉菜和一小碟豆腐乳。俭朴中透着一种大贵大雅。茹嫣见了,脱口而出说,呀!一个主妇,在大年节中,拿出这样的一桌饭菜,真是大手笔!

《如焉》(8)

今天,一个人实在难以战胜声名,钱财,权位的诱惑了。而且几乎全民族都形成了一种共识,哪怕是个王八蛋,有了这些,也是令人景仰的。

《如焉》(7)

茹嫣问,为什么不让贴?
达摩说,因为它是真的。你如果胡编乱造,说你被你们家的小狗吃掉了半边身子,说哪儿的一家人一瞬间化作一滩血水,保准没人管你。当他们不让你说的时候,就已经证实了你说的是实事。这是一条屡试不爽的定律。当他们非常迅猛非常强横地不让你说的时候,就说明这事儿已经很严重。这也是一条屡试不爽的定律。

2007年1月12日星期五

《如焉》(6)

在贝加尔湖荒凉的草原 在群山里埋藏着黄金
流浪汉背着粮袋慢慢走 他诅咒那命运的不幸
他身上那破烂的衣衫 缝着许多大小补丁
他头上还戴着一顶破帽 身穿监狱的灰色长衣

为真理曾受尽磨难 在黑夜里逃出监牢
他行走得筋疲力尽 贝加尔湖展现在眼前
流浪汉他走到了湖滨 乘上渔船开始航行
他独自在忧愁地歌唱 歌唱着祖国的苦难

那微风在轻轻地说道 流浪汉你逃跑也枉然
苦命人已不痛苦 人世间他无依无靠
流浪汉他渡过贝加尔湖 年老的母亲迎接着他
啊 你好啊 亲爱的母亲 父兄们可过得安宁?

你父亲早长眠在地下 一抔黄土掩埋着他
你兄弟已锁上了铁镣 被流放到西伯利亚……

《如焉》(5)

达摩记起来,当时卫老师说,不论在沙皇的俄国,还是在斯大林的苏联,那一块土地上永远都有一批为了艺术,为了真理,不顾坐牢杀头而坚守最后一道底线的作家艺术家,那就是人的高贵与尊严。便是普希金这样的沙俄贵族,也敢写出《致卡阿达耶夫》,《纪念碑》这样直指专制沙皇的诗篇来。像肖斯塔科维奇,外面是希特勒的战争,里面是斯大林的镇压,他依然写出了像《第七交响乐》这样真诚不朽的作品。可是看看我们,全军溃败,集体投降,一声令下,任何个人的声音都不见了。我们像猪狗一样活着,没有悲伤,只有恐惧。没有勇气,只有疯狂。没有尊严,只有傲慢。没有对生命的敬畏,只有对权势的谄媚……卫老师说,在他最绝望最怯弱的时候,他常常以俄苏的那些作家艺术家自厉,他们是自己在黑暗中的一道光。

这样志同道合的英雄之见怎么能不摘下来献宝呢?:)))))))))))

《如焉》(4)

刚到大门口,就看见卫老师俩口子已经立在那儿等候了。远远看去,像两团火。卫老师和老伴各穿了一件大红缎面金祥云纹的唐装,卫老师下身是一条深色西裤,笔挺笔挺的,老伴是一条同面料的长裙,飘飘逸逸的,更让人震撼的是,两人都是一头银发,宛如火中雪山,有一种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可惜这一段要读过上文,知道卫老师一生的经历,才能感受到宛如火中雪山的视觉冲击。单独摘抄出来,只是一张照片的描述而已,远没有连贯全文时那样感人。

《如焉》(3)

达摩笑笑说,小时候,读过一则阿凡提的故事,国王问阿凡提,一边是金子,一边是真理,你要哪一个?阿凡提说,我要金子。国王说,要是我啊,就要真理。阿凡提说,是啊,每个人都想要自己没有的东西。你们在海外,有许多乡愁,就想要爱国。我们在国内,有许多压迫,就想要自由。

《如焉》(2)

年轻人,特别是年轻的知识分子,理想主义热情烧完了,紧接着而来的,就是市侩主义犬儒主义。利益的诱惑,对于年轻人来说,更加不可抵挡。当精神的满足,道德的满足已不可得的时候,物质的满足,权力的满足,就是最好的代用品。

《如焉》

房东推荐我看一本网络小说《如焉》。刚开始读,读到自己喜欢、或令我感动的段落摘抄在这里。

茹嫣来到那个叫空巢的论坛。

打开网页,屏幕上出现一个鸟窝,一只小鸟从里面飞出来,一直飞到看不见,鸟窝里探出两个满脸沮丧的头像,一个老头,一个老太,然后,两个头像化作两个字:空巢。

论坛的版主叫孤鸿。它在前言里面说,我们的小雏都已飞去,剩下两只老鸟--或者一只老鸟,留在空落落的老巢中。但我们还得过我们的日子,思念,期盼,担忧,喜悦,寄钱,寄物,传输文件,或等待一次小鸟的归来……我们对于小鸟们的爱恋,注定是一次漫长的单相思,他们有他们的生活了,他们要往前飞,我们只能远远地看他们飞远的背影……直到有一天,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让我们这些老鸟们在这里相聚,说说我们的孩子,说说我们自己。欢迎你。

读了这段文字,忍不住

虽然心里一直明白这就是父母的生活,但是这样的了解只能存在心里,是不该明明白白地写成文字的。当悴不及防的时候读到这段话,......

虽然知道“空巢”是小说里虚构的一个论坛,可是我竟有一种冲动去google一下是否真的有这个论坛的存在,想去那里看看父母会写些什么.......